今年香蕉、鳳梨等水果盛產,導致價格崩盤,日前農委會主委林聰賢更預告火龍果將是下一寶寶粥波「受害者」。對此,義美食品昨日在官方臉書宣布,將購買「250公噸火龍果(紅肉)。」
不過,義美食品認為,為了化解台灣農民的危機,企業購買鮮果,讓更多人品嚐新鮮火龍果,固然是個好方法,但不是唯一的解決方式,「我們樂意看到能有更多的企業、及市場通路,協助、回餽台灣農業、台灣農民!」
對於寶寶副食品的順序,建議可從液體半流質(糊狀)半固體(泥狀) 條狀 固體(塊、碎狀)。 配合嬰兒消化系統的進展,從液狀的果汁、菜汁開始,進展到糊狀的穀類(如米糊),泥狀的果泥,再慢慢給予富含蛋白質的嬰兒副食品食物(如肉泥),適應後,可慢慢給予固體食物(如碎麵條)。 非常不建議副食品加調味料,但可花心思讓副食品的顏色鮮豔一點。例如:白粥中加入紅蘿蔔跟波菜,不只營養均衡且能激起寶寶的食慾。食材添加順序:穀類 水果 蔬菜 豆類 肉類 蛋類。一般來說,四~六個月只能添加米類食品和蔬果類,麥粉則六~八個月左右再添加。寶寶七個月後可提供富含蛋白質的肉、蛋黃、豆類等。讓寶寶從肉汁(湯)開始嘗試肉的味道,可用雞骨加蔬菜一起熬成高湯,再用高湯來煮副食品。易過敏的蛋白質(如帶殼海鮮、貝類、蛋白)、 水果(如柑橘類、奇異果、草莓)、堅果(如花生)及巧克力則最好滿一歲以後再添加。特別注意穀類方面,建議先給寶寶吃過米精再試麥精,因為米粉比麥粉更不會引起過敏。
其實,義美食品出手購買水果已不是第一次,在第一波香蕉崩盤時,義美就曾收購200公噸香蕉。義美食品的善舉獲得不少網友的好評,紛紛狂讚:「支持開發本土農產品,我們一定買」、「期待火龍果商品」、「義美是好企業」、「一路走來挺義美不是沒有理由的寶寶副食品」、「義美樹立良心企業的典範。」
一般我會推薦寶寶在六個月左右就可以開始吃副食品,但如果有食安疑慮的媽咪們可能會想自己製作,但是食譜不僅有點複雜,還要花很多時間去熬煮,所以現在市面上就有很多寶寶粥,種類繁多,大小品牌都有,那我們應該如何挑選,我們可以利用以下這些小技巧來選購一款安全又適合你家寶寶口味的寶寶粥。首先我們在選擇寶寶粥的時候要注意成分、包裝型態、調味、安全標準跟口感條件,根據不同的月齡和使用場所,選購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我們可以先看看寶寶粥的不同包裝方式,像我們平常帶寶寶外出如果要另外帶一個容易很不方便,還難找到地方清洗,所以外出我會選擇用塑膠瓶或罐頭裝的寶寶粥,食用起來會比較方便,有些罐裝寶寶粥裏面會附一次性的湯匙,媽咪們不用再費心準備餐具,不需要清洗使用過的湯匙,真的會方便很多。